移動端應用
政務微信
政務微博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要聞動態 >>溧陽要聞 >>內容
2月13日,溧陽經濟開發區召開2022年“奮勇爭先、跨越發展”動員大會,動員全區上下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創新的舉措投入到“寧南生態創新城”的建設中去,奮力譜寫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市領導葉明華、陳波出席會議。
會議回顧總結了經開區去年的工作,明確了2022年及今后五年工作目標。2021年,經開區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主要經濟指標保持20%左右增長,工業應稅銷售首次突破300億元,經開區在全省排名上升11個位次;重大項目喜獲大豐收,全年共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4個,總投資401.5億元。今后五年,經開區主要奮斗目標為:全力爭創國家級經開區,創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建成國家級創新平臺,在省級開發區排名進入前十強。
市長葉明華對溧陽經開區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今年是經開區成立二十周年,也是經開區主戰場移師上興的第六個年頭,即第二個五年的開局之年。他希望經開區緊緊圍繞“提質增效、爭先進位”要求,馳而不息推進鎮級思維、行政區劃“兩項突破”,產業項目集聚、科創平臺集聚、資源要素集聚“三類集聚”,“鄉鎮”到“城市”、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省級品牌到國家級品質、寧南新城到寧南生態創新城“四大轉變”,以嶄新的奮斗姿態推動經開區創新驅動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經濟開發區前列。
葉明華強調,要持續攻堅項目蓄勢能。全力以赴攻堅項目招引,圍繞“先進裝備制造、會議會展、大健康食品”三大特色產業,錨定重大項目招引“1172”任務(全年引進超50億元或5億美元工業項目1個以上、超30億元或3億美元工業項目1個以上、超10億元或1億美元工業項目7個以上、超10億元或1億美元文旅項目2個以上),著力補鏈延鏈強鏈,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要強化創新驅動善賦能。在發力科技創新上下功夫,確保東南大學溧陽基礎設施安全與智慧技術創新中心上半年建成投運,中航工業氣動院南方分院啟動建設,國家級食品藥品檢測中心、國強寶鋼聯合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建設加速推進。在激勵企業創新上下功夫,大力實施企業培育行動,深度實施“鏈長制”,提升產業關聯度和聚合力。在探索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內部機構改革,縱深推進扁平化管理;支持國有公司做大做強園區建設、產業投資、科技金融三大核心主營業務能力。要深化區域協作增動能。提高站位,積極聯動溧陽高新區、南渡鎮、竹簀鎮,推動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城建設全面起勢,構筑產業聯動、功能互補、優勢疊加的生動發展局面。共建“北湖特別合作區”,加速打造北湖科創城。推動“兩溧特別合作區”建設,加快與溧水區白馬鎮合作共建國家田園綜合體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加大力度深化對寧交通、生態、產業互通互聯,全方位承接南京優勢資源外溢。
要加快城鄉融合挖潛能。統籌推進“工業園區、上興鎮區、 曹山景區”三區聯動發展,加快產城融合、鄉村振興步伐。工業園區要注重優勢產業集聚,培育先進制造、應急安全、動力電池、健康食品等優勢產業,建設以制造業聞名的省級經開區;上興鎮區要注重功能完善,提升鎮區品質,建設特色精品小鎮;曹山景區要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借力未來城品牌效應,更加注重會議會展、康養休閑等特色旅游品牌打造,全力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要守牢安全環保底線提效能。要防患于未然,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持續抓好礦山、金屬加工、建筑安裝、餐飲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監管,堅決防范和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要強化標本兼治,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 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等各項工作。特別是要通過強化過程管理,抓緊抓實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加快推進天山礦產品運輸廊道等相關項目建設,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環境支撐。
葉明華表示,市委、市政府對經開區的發展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對經開區的發展滿懷期許,希望園區上下和廣大企業家進一步轉變思維方式,創新工作路徑和模式,以“有解思維”做好“落實文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經開模式”再上新臺階,為溧陽建設長三角生態創新示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大會還隆重表彰了2021年度園區的先進企業、單位和個人。友發鋼管、綠發投資、東南大學溧陽基礎設施安全與智慧技術創新中心等分別作交流發言。(沈亞萍)